博诺11月17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研讨会及2017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博诺杯”移动机器人竞赛暨天津市职业技能竞赛在我校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是由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和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主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博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参会人员主要来自开设机电类相关专业的应用技术大学、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相关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博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机械人”一直在砥砺前行。
博诺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研讨会安排了包括主旨报告、校企观摩、论坛活动等在内的一系列研讨交流活动。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大勇致欢迎辞
博诺校党委书记李大勇在致辞中表示,在党的十九大开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们倍感荣幸。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服务 “中国制造2025” 国家战略和天津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不懈努力,继续做出贡献。
博诺在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校长刘欣作“育工匠之师,传工匠之魂,铸工匠之才,建制造强国”主题报告。从“严把入口关,改革招生方式,保证生源质量”“严把过程关,创新培养模式,保证培养质量”“严把出口关,提升复合能力,保证就业质量”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创新成果。她表示,学校将立足服务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培养“工匠之师”为己任,坚持引领示范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形成人才培养新品牌。
研讨会风采: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陈晓明作题为“机器人产业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辨思”的报告
南开大学刘景泰教授做出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融合趋势”为题的深度报告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桢研究员作题为“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报告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许朝山教授做出“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所所长邓三鹏教授作题为“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博诺研讨会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行业、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和企业单位的多方合作,推动机器人、无人机和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技术与院校专业建设协同发展,深化课程改革,丰富专业内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博诺参会人员前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第五机床厂、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创客工场、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地进行校企观摩。
大赛风采:
博诺17日下午,移动机器人大赛正式开始。比赛从十七日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九日上午,分为四场比赛,每场比赛计四个半小时,在此时间内参赛选手需要按指定要求完成各自的任务。本次大赛吸引来自全国13个省市共计86支队伍参赛。其中参赛队伍中职组20支、高校组37支、教师组29支,每支队伍由2名选手组成。在为期三天的赛程中,选手们需要完成移动机器人机械和电气装调、机器人系统联调与场地综合任务等任务挑战,既求效率更求精度,以团队的实力争夺优胜。
博诺从组装到编程,从每一个螺钉到每一个代码,精细是唯一标准,专注是最基本的责任。这是机械人的使命,也是机械人的追求。
裁判员正在为选手评分
现场工作人员时刻准备为比赛服务
博诺经过三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大赛三个组别中职组、高校组和教师组分别决出一、二、三等奖。19日下午,大赛举行闭幕式并为获奖者颁奖。
来自湖南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定良老师获得全场唯一的敬业奖

学生组一等奖获奖合影
博诺此次比赛引来了多家媒体团队的关注和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津云客户端等多家主流媒体以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新华社记者正在采集选手参赛素材
志愿者风采:
比赛精彩瞬间:
博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移动机器人技术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前不久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选手在移动机器人赛项中勇夺铜牌,一举打破该赛项零奖牌的记录。铿锵磨砺勇亮剑,雄心壮志再向前,本次大赛的举办必将为选拔优秀技能人才、培育工匠精神、促进机器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推动国内技能竞赛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