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灭火机器人
来源: | 作者:BNrobot | 发布时间 :2024-03-21 | 1302 次浏览 | 分享到:

项目名称:智能巡检灭火机器人

成果简介:

电力隧道作为城市输电网络的核心载体,长期面临环境复杂(有毒气体、潮湿、高温)、人工巡检风险高、传统监测设备功能分散等痛点,导致火灾、积水等事故频发,年均经济损失超百亿元。本项目研发的智能巡检灭火机器人,深度融合AI视觉识别、多传感器融合、动态灭火联动等核心技术,提出轨道式多机协作巡检模式,实现电缆状态实时监测(红外热成像精度±0.5℃)、环境隐患智能预警(气体检测响应时间<1s)、火灾精准定位与灭火(覆盖面积≥16㎡/次)的一体化闭环管理。系统搭载高可靠轨道导航(定位精度±30mm)与MESH无线通信(带宽≥6Mbps),突破长隧道供电(续航10km)与复杂地形适应性难题,较德国柏林巡检车体积缩小60%,巡检效率提升3倍(达1200米/小时),故障冗余切换时间<100ms。降低运维成本40%,事故响应时间缩短至2分钟,实现“监测-预警-处置-追溯”全流程无人化的解决方案

主要技术创新点:

(1)多模态感知与智能诊断技术

创新集成高精度红外热成像(36倍光学变焦)、多光谱气体传感(支持O₂/H₂S/CH₄等6类气体)、声纹识别模块,基于边缘计算构建电缆接头热缺陷预测模型(误差<5%),实现设备异常(如温升>5℃/h)与环境风险(如积水深度>10cm)的毫秒级预警,误报率低于0.1%。

图1 红外热成像


(2)轨道式高可靠导航系统

研发高强度工字型铝合金轨道(弯道半径≥2m)与分布式超声避障装置,结合里程计+激光SLAM的混合定位算法,攻克轮式机器人易脱轨难题,定位精度达±30mm,坡度适应能力提升至15°,支持80m/min高速巡检与紧急制动(停车距离<800mm)。

图2 轨道式高可靠导航系统


(3)动态灭火协同控制架构

设计灭火机器人集群调度算法,通过OPC UA协议联动隧道消防设施(风机/排水泵),依托超细干粉喷射技术(引爆时间<2s)与火源定位模型(红外+视觉融合),实现60m³空间全覆盖灭火,较传统气体灭火效率提升70%。

图3 灭火流程


(4)能源与通信冗余保障体系

研发接触式感应充电站(效率85%+防爆设计),每500米布设节点,支持10km续航;构建基于802.11ac的MESH网络(漫游切换<100ms),集成QoS分级传输机制,保障4K红外视频(带宽≥6Mbps)与多机控制信号的实时同步,系统可用性达99.99%。 

图4 通信系统简图